《北京折叠》随笔

/ 0评 / 0

今天跟风去搜了下《北京折叠》这篇文(短的实在难以成书,虽然最最初时我还以为是和《三体》一样的书)。

简单来说,北京被分成了三层,时间按48小时分配,第一层管理者、精英等富有者使用24小时,第二层白领等中产阶级使用16小时,第三层由底层劳工使用8小时,三层之间一般是不许逾越的。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三层的垃圾工老刀为给收养的女儿攒学费,冒险到第二层接取送信到第一层的兼职。整篇于平淡中体现了三个阶层的差距之大,也是对现实的真实写照,至于高潮,有点难找。。再有最后一段的关于机器回收垃圾与人工回收垃圾的描述,之所以不用机器代替人只是为了避免由此带来的底层人员大规模失业从而导致各种问题,则暗示了底层劳工连被压榨的剩余价值都不存在的黑暗。

与刘大的作品比起来,这个平淡的实在难以想象,而且通篇下来,除去背景的设定,其余都是最平常与现实的东西实在感觉不出其中的“科幻”元素,实在才疏学浅,不清楚为何她能得到与《三体》一样的雨果奖,难道仅是因为那平淡中的现实么?反正如果要定位到科幻,感觉有点怪怪的。

《北京折叠》随笔

 

 

原创文章严禁转载,默认均是原创,非原创会注明转载标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